郵箱:bjydzm@163.com
手機:13901304063
電話1:010-56218898
電話2: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白家樓A區14幢
發布時間:2021-09-02 16:31:11 人氣: 805
如果親自去LED照明賣場走一遭,你會發現為數不多的LED照明燈具外觀都格外雷同,根本無法分辨同樣一款產品究竟是誰家生產制造的,而其實際的品質呢,也只有使用了才發現大不相同,因此,山寨,模仿問題嚴重凸顯。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LED照明相關企業數量多達數千家,這還不包括作坊式沒有登記的小型企業,僧多粥少,與龐大競爭企業數量完全不對稱的是尚未穩定的狹小市場份額。北京照明公司于是,想要趁機渾水摸魚,大撈一筆的企業非?!盁o奈”的選擇了“山寨之路”。企業定位不準確,動機不純,無需高額的研發投入,無需精細的外觀設計,也無需完善的經營管理,更無須嚴格的質量把控,如此企業令人防不勝防。這其中,缺乏行業準入門檻、市場不成熟、消費者意識薄弱等因素讓諸多企業鉆了投機空子。當然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業界通常都把展會當成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進入行業者向外界宣稱自己最佳的方式就是參加展會,一方面可以直接接觸廣大客戶,另一方面也可以近距離觀察同行。因而,國內LED展會無論大小統統滿座。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無論國內展會如何如火如荼,參展產品千篇一律,均沒有聽聞被查盜版、侵權之事,而在國外展會上,國內企業屢次被糾察,“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事例比比皆是。
這種現象的發生由來已久。我們也發現許多奇妙的現象,諸如在國內LED照明展會上國際知名大企的最新研發產品鮮有發現,他們展出的產品似乎都是早在市場上風行的“老掉牙”產品?!罢f實話,很多新研發的產品我們都不敢在國內的LED展會上展出,因為國內某些企業的copy能力太強了,我們前腳剛剛申請專利,人家后腳就在市場上銷售了,不得不令人‘佩服’,我們惹不起,只能躲得起?!蹦痴彰髌髽I負責人頗為無奈的向記者傾訴。
2012年4月16日,德國法蘭克福建筑與照明展第二日,一群德國海關工作人員沖上了國內某企業的展臺面前并收繳了其盜版、侵權的LED照明燈具。這一幕與四年前同樣發生在法蘭克福照明展會上的一幕幾乎完全相似。據了解,該企業的侵權專利均系深圳眾明半導體照明公司的知識產權?;趯蛻魴嘁娴谋Wo以及企業自身利益的維護,北京照明工程公司眾明也因此打響了專利保護的第一槍。聯系前不久LED3·15業界發出的專利呼吁以及美國337調查盯上中國13家照明企業的事件,LED照明行業的專利之爭浮出水面。國內某企業為何要以身犯險,而為何這侵權之舉在國內展會上肆無忌憚卻在國際展會上大栽跟頭呢?眾明之戰意欲何為,專利保護究竟風險何在?
LED及其照明器具的國家和LED行業準入門檻以及生產標準。隨著國家對LED照明產品標準制定的進程加快,沒有生產管控的企業必然會被市場檢驗出來并最終淘汰下去。剛剛結束不久的“中國(深圳)LED展”同期舉辦的“半導體照明/LED標準宣貫會”對LED照明產品的相關標準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和解釋,這也是目前為止最新的LED部分正式標準。
其次,市場不成熟,消費者分辨能力較薄弱。LED照明在中國的發展區區不過十余年,除了商業照明近幾年發展的風生水起之外,備受人們矚目的通用照明市場尚屬于培育期北京照明工程,遠遠不能達到人們的預期。從外觀上看,雷同者多無數,而從內在的品質分析,也是參差不齊,這讓普通消費者叫苦不迭。不可否認的是,當前,LED價格戰一時成為企業肩頭的重擔,小部分企業拼勁力氣低價搶占市場,迫使花費巨額資金生產研發的企業艱難行進。然而,市場畢竟會溯本清源的,消費者也是明智而理性的。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國LED照明產業的現狀大有弊端。尤其是專利風險,國內市場上的山寨成風集中反映了我國LED照明企業的專利空缺及保護意識薄弱。歸結起來是:行業遠未成熟,有廣闊的技術領域尚待開發,專利匱乏;部分基礎專利未得到有效保護,企業缺乏侵權、盜版法律意識等。而這些弊端也導致了投機企業在國內與國際市場上的輾轉周旋。
相關推薦